專業介紹:社區護士是指在社區衛生機構及其他有關醫療機構從事社區護理工作的護理專業技術人員。
就業方向:畢業后可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就業崗位:護士、美容師、銷售代表、醫藥代表、護士長、護理部主任、導醫、產品專員、美容導師、醫院代表、手術室護士、客服專員等。
就業前景:
根據衛生部的統計,到2015年中國的護士數量將增加到232.3萬人,平均年凈增加11.5萬人,這為學習護理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隨著我國向老齡化社會轉變,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
業內專家介紹說,護理職業一直是國際上地位較高、薪水豐厚的職業之一,同時,護理人才又是國際緊缺的人才之一。如護士在美國平均年薪達5萬美元,而美國缺護士30萬人。在澳洲,護士最容易找工作或獲得升遷,同時,只要擁有了澳洲注冊護士的資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聯邦國家工作的“綠卡”。英、法、德等西方發達國家對護士均有許多優惠的政策,因此,有深厚的專業知識、較高的綜合素質和流暢的國際交流語言的護士在國際上就業、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發展起源:社區護理起源于西方國家,是由家庭護理、地段護理及公共衛生護理逐步發展、演變而成的。追溯社區護理發展的歷史,可將其發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即:家庭護理階段、地段護理階段、公共衛生護理階段和社區衛生護理階段。
1、家庭護理階段——早在19世紀中期以前,由于衛生服務資源的匱乏、醫療水平的局限及護理專業的空白,多數患者均在家中休養,由家庭主婦看護、照顧。在這些家庭主婦中,絕大多數既沒有文化,也沒有受過任何看護訓練,她們只能給予患者一些基本的生活照顧。然而正是這種簡單、基礎的家庭護理為早期護理和社區護理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2、地段護理階段——在19世紀中期到19世紀末期的50年間,英國、美國為了使貧病交加人群能享受到基本的護理服務從而改善貧困人群健康狀況,陸續開設了地段護理(district nursing)服務。地段護理在英、美兩國主要側重于對居家貧困病人的護理,包括指導家屬對病人進行護理。從事地段護理的人員多數為志愿者,少數為護士。
3、公共衛生護理階段——自19世紀末期起,地段護理在其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上逐步拓寬,其服務對象由貧困病人,擴大至地段居民;其服務內容也由單純的醫療護理,擴展至預防保健服務。在從事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中,絕大多數為公共衛生護士,少數為志愿者。
4、社區護理階段——進入20世紀70年代后,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護士以社區為范圍,以健康促進、疾病防治為目標,提供醫療護理和公共衛生護理服務。于是,從7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護理協會將這種融醫療護理和公共衛生護理為一體服務稱之為社區護理,將從事社區護理的人員稱之為社區護士。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給予肯定并加以補充,要求社區護理成為社區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負擔得起的”衛生服務。從此社區護理以不同的方式在世界各國迅速地發展起來,社區護士的隊伍也在世界各國從質量和數量上逐步地壯大起來。
聲明:以上信息均來源于互聯網,本站整理發布僅供參考,以上學校相關內容均不代表本站意見,學校招生信息請考生以省教育考試院或學校官方最新公布為準。
上一篇: 在中職學校上學國家會給你哪些資助?
下一篇: 2020年重慶市渝東技工學校護理學專業培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