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來幫教育網
選職校,上學來幫
學來幫教育網 15723310227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2019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2019-06-11 11:33:05 來源:互聯網   瀏覽次數:1257

各區縣(自治縣)教委(教育局),重慶教管校: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 年)》,鞏固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加快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增強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切實做好2019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現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樹立全局意識

各區縣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把中等職業教育作為教育事業的發展重點,作為促進動能聚集、產業發展升級和帶動擴大就業、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牢固樹立教育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意識,根據我市產業發展需求,尤其是產業結構調整衍生出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鞏固招生規模,確保全面完成中等職業教育招生12萬人目標任務,促進我市中等職業教育發展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與經濟發展需求協調一致,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穩中向好、穩中向優發展。 二、厘清思路,深化制度改革

(一)統籌高中階段教育,保持普職比大體相當

堅持普職比大體相當是國家對高中階段協調發展的基本要求。各區縣要加強對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統籌管理,要完善中職學校招生計劃編制,按照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要求,堅持普職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原則,科學核定辦學規模和年度招生規模并嚴格執行。高中階段教育普職比例差距較大的區縣,要加大普職結構調整力度,適度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規模,擴大中職學校招生規模。對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普職比例嚴重失衡的區縣,市教委將進行通報批評。從 2018 年開始,各區縣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情況將納入對區縣政府年度工作目標進行考核。

(二)優化中職學??傮w布局,動態調整專業結構

各區縣要堅持分類指導、普職并重,要按照重慶市支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求,通過整合資源,撤銷一批小、弱、差的學校,不斷優化中職學??傮w布局,切實把中等職業教育擺在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突出位置。支持區縣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其它行業組織等職業教育辦學主體,通過整合、優化資源存量,強化基礎能力建設,提高校均規模,建設一批綜合實力強、辦學水平高的中職學校。各區縣、中職學校要緊密圍繞《中國制造2025》和我市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特色效益農業發展需要,建設中等職業教育相關專業和專業群。支持舉辦與行業企業發展密切相關、市場需求旺盛的專業,限制和淘汰市場需求不足的專業。嚴禁未經審批擅自開設醫藥衛生類、教育類、司法類專業,嚴禁無計劃、 超計劃招生。

(三)穩步推進改革創新,做好中高職銜接改革試點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決定,積極穩妥推進開展中職學校與本科院校對口貫通“3+4”分段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人才一體化培養改革試點工作,特別要加強招生對接我市重點產業人才需求,開展招生即招工、學生即員工的“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各中職學校要認真做好改革試點工作的宣傳和組織實施,將招生計劃、招生對象、就學形式、學習地點、培養目標、學習年限等改革試點有關事項應明確告知學生、家長及社會。 

(四)完善對口支援機制,扎實開展職教精準扶貧

繼續完善職業教育對口支援機制,推進市內生源良性流動,實施主城區優質中職學校對口幫扶貧困地區中職學校,在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資源共享、學校管理、校長教師交流等方面加強對口幫扶合作辦學,加快城鄉和區域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優質學校要擴大在邊遠、貧困地區的招生規模,促進當地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區縣教委要引導所在地18個深度貧困鄉鎮初中畢業生,鼓勵就讀中職學校,要切實發揮中職教育促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加大對全市建卡貧困戶及深度貧困鄉鎮適齡人口的招生工作力度,堅持走村入戶,實現“招生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的目標。

(五)拓展招生范圍,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繼續拓寬招生范圍,把招收非應屆初中畢業生、應往屆高中畢業生、農民工、退役士兵等城鄉勞動者作為穩定發展規模、提高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要實行全日制教育與非全日制教育并舉,摸清未升學往屆初中及應、往屆高中畢業生底數,通過細致的工作引導他們接受中職教育。繼續開展遠程非全日制中職學歷教育試點。鼓勵和支持中職學校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實行靈活的學習形式,加大送教下鄉、送教入企、送教進社區的力度。支持縣級職教中心等中職學校圍繞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發揮學歷教育、技術推廣、扶貧開發、移民培訓、新興農民培訓、勞動力轉移和社會生活教育等功能作用。

(六)拓寬招生區域,適度擴大市外招生規模

各優質中職學校要立足我市,建立與周邊省區協作的招生機制,教育部安排跨省招生計劃的中職學校要加強面向貴州、云南、四川、陜西、甘肅等周邊省份的招生宣傳,穩定并適度擴大市外招生規模。教育部未安排跨省招生計劃的中職學校,不得開展跨省招生。要嚴格執行我市有關規定,嚴禁以就讀中職名義轉戶我市后再到普通高中注冊學籍就讀。嚴格執行學生在市內中職學校注冊學籍并就讀方能享受資助政策的規定。教育類、醫藥衛生類和司法服務類專業(含3年制和5年制)不得面向市外招生。

(七)建立動態監管制度,加強學籍管理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嚴格按照學籍管理有關規定,切實規范管理。對于希望升入中職學校的初三分流學生,可通過開設職業課程或與中職學校合作等方式實行春季招生,待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后,學籍轉入中職學校。要嚴格執行基本學制,建立學籍管理動態監管制度,嚴格學籍異動和信息變更,完善學籍異動檔案。學生流失后,必須及時注銷流失學生學籍。各中職學??缡〖俺青l聯合招生合作辦學招收的學生,在就讀學校注冊學籍,在聯辦學校備案。

(八)搭建中職招生宣傳平臺,切實提高宣傳實效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搭建中職招生的宣傳平臺,充分利用互聯網、報刊、微博、微信、 APP等新興媒體,及時發布各類招生信息,充分發揮在其信息公開、政策解讀、服務民生、輿論引導和新聞發布等作用,提高招生宣傳實效。各區縣要按照統一部署,組織實施好職業教育宣傳周、宣傳月等活動,將統一制作的宣傳資料及時發放到初中學校和學生手中。各中職學校要在區縣統一組織下有序開展校園開放日、初中學生職教體驗活動和招生宣傳,宣傳內容應突出中職資助政策、就業形勢、發展前景以及中職學校專業設置、辦學特色、學生管理、生活服務及中職招生政策、招生辦法等。 

三、強化監管,嚴格規范招生管理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將完成招生任務作為年度重點目標任務,加大對招生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招生工作目標管理機制,出臺實施性措施和問責制度,將招生計劃完成情況作為重要考核指標,切實完成下達的招生和送生任務。

(二)嚴肅招生紀律

各區縣要嚴格落實《重慶市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進一步加強對招生學校的監督監察,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組織監督、群眾監督、紀檢監督、輿論監督、法律監督等“五監督”。凡是連續兩年未招生的中職學校,暫停招生,學校重新招生,需按照中職學校設置標準評估合格后,方可招生。各中職學校嚴禁以虛假不實音像、圖片、文字以及虛假就業或升學承諾等進行虛假和片面宣傳,欺騙、誤導學生 ;嚴禁未經審批擅自開展高中起點一年制、靈活學制和學分制等招生 ;嚴禁向生源學校及其教師支付生源費 ;嚴禁委托中介機構開展有償招生 ;嚴禁以成人高等教育形式進行宣傳,并組織在校學生報考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嚴禁中職學校違規收費。各中職學校要加強招生行為自律,校長要對學校招生行為負總責,杜絕違規招生。各區縣要加大對轄區內生源學校的監管力度,健全監督舉報電話制度,嚴禁生源學校及其教師在招生過程中向中職學校索要、收受任何名義的經費或實物,嚴禁生源學校向中介機構及有關人員提供生源和生源信息,堅決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并對違規的學校和有關負責人進行公開通報。 

(三)加大監督力度

各區縣要對中職學?;緱l件、招生專業等基本情況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具有基本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質量。對違規招生、辦學秩序混亂、資助和免學費工作中出現嚴重問題的學校,要視情節予以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中職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立異地分校和辦學點。

(四)加強考核獎懲

市教委將把送生情況納入生源地招生完成總量進行拉通計算。各區縣應嚴格執行指令性送生計劃,將其納入本地招生計劃統籌安排,嚴禁按區域間、學校間生源封鎖,不得無故阻礙在本區縣下達有指令性計劃的中職學校開展招生活動,堅決杜絕地方保護,嚴禁封鎖轄區外中職學校的有效招生信息。市教委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對出現違紀違規的區縣和學校,將在全市范圍內通報批評,并在實訓基地項目、基礎能力建設項目申報資格等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并對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予以嚴肅處理。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2019年3月11日

聲明:以上信息均來源于互聯網,本站整理發布僅供參考,以上學校相關內容均不代表本站意見,學校招生信息請考生以省教育考試院或學校官方最新公布為準。

上一篇: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招生簡章、學校2019年招生計劃
下一篇: 重慶市銅梁職業教育中心2019年招生簡章、學校招生計劃

  • 姓名:
  • 電話:
  • 地址:
  • 年齡:
  • 專業:
  • 學歷:
  •   不影響填寫志愿,正式報名需到校

相關專業

留言咨詢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欧美孕妇变态重口另类,2021国产无码小电影,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 日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在线 | 色一情一乱一交一区 | 午夜au在线网站 | 在线人成亚洲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