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始建于1988年,1992年由寧津縣第二職業高中升格為寧津縣職業中專;1995年被山東省政府評定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2005年被國家教育部認定為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被省教育廳授予05年度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和教師隊伍建設先進單位。近幾年還得到國家、省、市各級相應資格認定,包括:“十五”規劃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研究基地;山東省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考核培訓點;山東省中職畢業生就業服務中心培訓基地;山東省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單位;市機電、計算機先進示范專業。
明確的辦學思想,為學校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寧津縣職業中專自建校以來,始終堅持明確的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為寧津縣的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也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各類技能型人才。2005年,面對職業教育發展的新形式,我們確立了“面向社會、面向未來,提供優質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的辦學目標;“兼容并蓄、因材施教、張揚個性、人盡其才”的辦學宗旨;“博愛、創新、適變、個性化與人文化、為每位學生的現在和未來發展負責”的辦學理念;“進德修業、自強不息”的校訓。促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他最應該和最可能成為的人才。
完善的學校建設,為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近兩年,學校累計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了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設備購置。基礎設施方面;進行了原有教學樓的改造;新建6000平方米的宿舍樓和4000平方米的學生餐廳,滿足了師生的住宿和用餐;健全供暖、供水、洗浴設施,改善了師生的住宿、學習、生活條件。教學方面:學校建有2700平方米的機電專業綜合實習基地,擁有全套的車、鉗、焊、銑等實習設備。計算機專業建有六個機房,擁有高配置計算機數量達到400臺。高標準的電子電器操作、財會電算化等實驗、操作室保證學生及時把理論應用于實踐。校園網的建立和先進的多媒體網絡化教學系統將教學形式推向現代化。
寧津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環境
規范的內部管理,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的內部管理,實行處室分工、明確責任、條塊結合的管理模式。政教處,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落實“德育為首、育人為本”的育人戰略。發行了校刊《滄浪水》,開設了每周一次的德育講座,校園文化氛圍濃郁,樹立了良好的校風和學風。教導處,優化教師資源配置,合理安排各專業課程,落實教學計劃和實習計劃。總務處,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務,充分做好保障工作。就業部,負責學校和畢業生安置工作,及時把握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
合理的專業設置,為學生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平臺。學校現有機電、應用電子、財會、計算機、服裝、數控車床、焊接技術、幼師等八大專業。擁有各專業教學班30個,在校生1500多人。
嚴謹的教學制度,為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打下了堅實基礎。該校擁有一支整體素質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134人,省市級以上優秀教師、教學能手40余人;專業教師110人,其中研究生4人;本科教師102人,高級職稱教師75人;“雙師型”教師50人。各專業、各任課教師都制定有詳實、科學的教學計劃,各專業定期進行教學研究,大力推行“校本教材”和“學案導學”。使學生學到扎實的專業技能和文化知識。高職班的開設,幫部分學生圓了自己的大學夢。近兩年,高職班的升學率達85%,有11名學生被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錄取。先后有80多名學生考取了高等職業學院。
有力的就業措施,為畢業生找到理想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就業部定期舉行優秀畢業生事跡報告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就業教育。嚴格把好信息關、考察關、協議關,及時做好畢業生就業后的回訪。長期以來,我們和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無錫等城市的大型外資、合資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系,近兩年,聯合辦學、定單、定向式培養等辦學模式,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就業途徑。
專業 | 招生對象 | |
---|---|---|
● | 會計 | 初中畢業生 |
● | 機電一體化應用 | 初中畢業生 |
● | 計算機信息管理 | 初中畢業生 |
● | 電子電工 | 初中畢業生 |
咨詢電話:收集中...
學校地址:寧津縣城區津泉路9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