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師資隊伍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根據“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要求,把教師專業技能素質提升作為學校內涵建設的關鍵舉措。注重長期培養與短期培訓、校內培訓與校外培訓、專業深造與技能提升并舉。定期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重視專業帶頭人與骨干教師的培養、提高;組建以行業企業技術骨干、能工巧匠為主的兼職教師隊伍;著重建立長效的一體化教師培養機制。形成了以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中堅、雙師型教師為主體、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為兼職的教學團隊,有效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素養和專業實踐能力。近兩年有1名校長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8名教師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教師”等各類國家級榮譽,16名教師獲“青海省優秀教師”、“師德標兵”等各類省級榮譽。
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環境
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循中職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構建體現時代特征、職業學校特點和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學校加強校園自然景觀建設,一石一亭都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一花一木都傳遞著師生情誼,細微之處無不滲透著對學生素養的熏陶和培育,學校繼續堅持以提高質量、促進就業、服務發展為導向 ,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切實加強內涵建設,助推現代職業教育發展,不斷提高綜合實力和辦學水平,提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發揮引領、骨干和輻射作用。
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緊緊圍繞青海省鹽湖化工、煤炭采選、裝備制造等支柱、優勢產業而設置化學工藝、采礦技術、機電技術應用等14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化學工藝、采礦技術三個專業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重點專業,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礦山機電、機械加工技術、電氣技術應用為省級重點專業,由此形成了以三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四個省級重點專業為支撐、相關專業為延伸拓展的石油化工類、資源環境類、加工制造類三大專業群。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學崗融通”、“生產型教學工廠”、“實境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廣泛采用以“項目教學法”為代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創設“生產情景”,通過崗位訓練、過程訓練、項目任務訓練、仿真訓練的綜合實訓模式,增強崗位適應性,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突出職業教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