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文化藝術學校的前身是“晉東南地方戲曲學校”,始建于1957年,1981年更名為“晉東南地區戲曲學校”。1985年7月市管縣后,再次更名為“長治文化藝術學校”。 為縣處級建制,內設11個科室,有教職工109人。五十多年來,經過幾代教職工的辛勤耕耘,使她從一個單純的戲曲專業學校,發展成為一所設有戲曲表演、戲曲音樂、美術、舞蹈、音樂、群眾文化等十多個專業的綜合性藝術中專學校。
學校地處市南大街東華門51號,占地總面積15314平方米,建筑面積16343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4380平方米,學生宿舍1700平方米。有大小教室40間,大排練廳7個,琴房50余間,鋼琴上百架,集排練和演出于一體的禮堂可容納千人。當前在校生700余人,教學設備齊全,師資力量雄厚,排名全省中等藝術學校前列。數年來,長治文化藝術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文藝的“二為”方向,對藝術教育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實踐,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點的藝術教育體系,繼承并創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整理編寫了各門各類專業教材,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人才培養機制。建立起一支富有開拓意識和進取精神的教師隊伍,這支強大的隊伍中有中國戲曲學院畢業生、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生、天津音樂學院畢業生和太原師范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學校有專職教師85人,其中具有高級、中級職稱的教師50余人,他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為學校的改革發展、為長治的藝術教育事業、為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
半個世紀以來,在市委和市政府的關懷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長治文化藝術學校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建校至今共培養出畢業生3000余名,他們步入社會后,很多人成為各級文化團體、機關、學校、企業的文藝骨干:戲曲專業畢業生吳國華、張保平、葛水平、郭孝明、劉建斌、霍霍、付永亮、崔嫦娟、宋麗麗、索偉琴等多次獲得全國戲曲“梅花獎”和“文華獎”、“魯迅文學獎”、“全國曲藝牡丹獎”“杏花獎”、舞蹈專業畢業生郭愛萍考入北京舞蹈學院深造,之后留學英國倫敦大學,現為旅英國際制作級大型音樂劇制作人;聲樂專業畢業生梁曉敏考入中國音樂學院,取得碩士學位,現任教于新加坡;鋼琴專業畢業生尚艷考入首都師范大學獲得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長治學院;美術專業畢業生張鐵考入山西師大獲得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長治十中;音樂專業畢業生郭威現于中國藝術研究院攻讀音樂學博士。
在歷屆山西省藝術院校戲曲匯演、音樂舞蹈教學成果大檢查及美術作品展覽中,長治文化藝術學校多次名列全省前茅,并先后為北京舞蹈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山西大學等院校輸送了大批合格的藝術人才,在省內同類藝術院校中享有較高聲譽。學校還被國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集體”,被省政府授予“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回顧五十多個春秋的成就,可謂碩果累累,桃李滿園,人才濟濟,群星璀璨,這是長治文化藝術學校的光榮和驕傲。
專業 | 招生對象 | |
---|---|---|
● | 工藝美術 |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
● | 舞蹈表演 |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
● | 美術繪畫 |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
● | 音樂 |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
● | 戲劇表演 | 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
咨詢電話:收集中...
學校地址:長治市東華門51號